goto考研网 资讯 博士退学的人很多吗?好不容易考上博士,为何要退学呢?

博士退学的人很多吗?好不容易考上博士,为何要退学呢?

对于博士生来说,从考博到毕业,没有哪一步是容易的。

虽然想要考上博士很难,但相比从博士毕业来说,考博的难度或许就不算什么了。为此,博士生毕不了业,选择退学,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那么,读博退学的人多不多呢?

读博退学的人多吗?

根据几年前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高校的在校生退学率已接近3%。而截至2023年,我国在校博士生已超过61万人,按照3%的比例计算,这些博士生会有1.8万以上会退学。

当然,这个数据并不一定很准确。因为即便高校在校生的退学率达到3%,也不代表博士生的退学率也是3%。

不妨再来看一组教育部公布的数据。

根据数据显示,从1997年到2022年,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招收的博士生,一共为169.4万左右。在此期间,博士毕业生数量总计107万左右。

而2022年我国在校博士生数为55.6万,加上107万的毕业生,才162.6万,仍然比招收的博士生少了6.8万。

那么,这失踪的6.8万博士生去哪了?

假如这6.8万的博士生都是退学了,就意味着这些年招收的博士生中,退学率达到了4%,这比高校在校生的平均退学率还更高一些。

要是按照4%的比例计算,那61万的在校博士生,岂不是有2.44万会最终退学?这个人数可不算少了。

那么,为什么好不容易考上博士,却有这么多博士生会退学呢?

读博退学的原因有哪些?

博士生退学,一般可以分为主动退学和被动退学两种。

主动退学的原因有多种,以下是几个比较常见的原因。

一个就是学业压力太大,看不到希望。

博士生要完成学业,不仅仅是学完规定的课程就行了,还需要去找课题、出论文或研究成果。

首先,对于很多博士生来说,找一个可行性的课题,就是一道很大的难关。

如果找不到课题的方向,后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也没法出。要是课题的方向选错了,前面的所有付出都会化为泡影,更可能让人崩溃。

而博士生的论文,也不是随便糊弄一下就行了,因为学术论文需要在国内外的权威性期刊上发表才有用,必须经得起专业人士的推敲才行。

找不到合适的课题,出不了论文和成果,都很容易让博士生感到焦虑。

有数据表明,博士生的延期毕业率超过60%,而延期毕业的博士生,相信大多都是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一些博士生就是因为承受不了这种压力而选择退学了。

另一个就是发现自己不适合读博。

能考上博士的人,并不一定都是适合读博的人。

有些人考博没有很强的目的性,没有明确的规划,没有了解读博的利弊,稀里糊涂就考上了博士,直到真正开始读博时才幡然醒悟,原来读博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或者自己根本不是读博的这块料。

比如一个学金融专业的女生,觉得工作不是很满意,想要通过读博来谋求更好的职业前景。

可在读博后却发现,读博对就业的帮助并不大,再加上年龄也不小了,觉得读下去没什么意义,于是就选择了退学。

还有一个就是与导师不合。

对于一个博士生来说,选对导师实在是太重要了!不少退学的博士生在谈起退学的原因时,都会痛斥导师不好。

当然,这里说的导师不好,并不是说人品不好,也有可能是导师的能力平庸,或者研究的方向跟自己的不一致,不能给自己提供什么帮助。

读博想要毕业本就很不容易,要是再遇上一个八字不合的导师,肯定会让一些博士生熬不到毕业就想要退学。

至于被动退学的原因,无非就是达不到毕业的要求,学籍的年限超过后,就被院校给清退了。

既然读博有这么多让人想要退学的原因,对于想要考博的人来说,是不是应该打退堂鼓呢?

备考的考生应如何看待博士退学?

如果一个想要考博的人,在看到很多博士生退学的例子后,可能还真会萌生放弃考博的念头,然而实则没有太大必要。

首先,博士退学率哪怕是有4%,那也意味着绝大多数博士最后都能毕业,读博能完成学业仍然是大概率事件。

以4%的失败概率去博96%的成功概率,还是比较划算的。

其次,那些选择退学的博士生,大多都是因为前期没有做好准备。

比如在考博申博时,没有选好导师,读博之前没有了解读博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或者没有审视自己适不适合读博。

所以,只要已经准备好了,就没有必要被吓退。

而前人失败的经历,正好可以成为大家的避坑指南,提前做好读博的准备,尽量避开那些会让人失败的坑,相信读博之路会顺畅很多。

文案编辑:龙小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3278.html

作者: 小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