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2024中国大学生考研拟录取名单公布火热校内辅导班

2024中国大学生考研拟录取名单公布火热校内辅导班

记者陈杰、实习生陈茜广州、长沙报道

随着考研复试逐渐进行,各高校、各专业开始公布拟录取名单。

刚刚收到长沙理工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录取通知书的杨静不禁松了一口气。 “我是从河南某高校考研的,跨省份、跨学校、跨专业。”

在杨静考研成功的喜悦背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考研大军”。 近日,新东方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指出,考研人数逐年增加。 官方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五年间考研报考人数从290万人增至474万人。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0.3%。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考研,考研的产业链也日趋完整。 比如,考研笔试、面试期间,附近酒店、机票涨价成为很多考生不得不面对的因素。

在考研初试中,很多专业课程都是学校自主提出的。 与考研间隙面试一起,还催生了考研产业链中的热门环节——校内辅导班。 包括杨静在内,不少成功“落地”的考研生都报名了相关辅导班。

“现在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自学效率低下,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可能出现偏差。为此,我花了7200元报名了一个考研目标大学校内辅导班。” 杨静说道。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

目前的考研培训趋于“应试化”,希望未来进一步加强考研改革。

热门校内辅导课程

近期,随着考研复试的逐步启动,不少高校和专业陆续公布了考研拟录取名单。 一般而言,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 随后,各高校将陆续发布拟录取考生信息确认、发放录取通知书等相关通知。

杨静也在拟录取名单中,并顺利考入了自己的第一志愿考研。 但在采访过程中,

记者发现,她考研花费最多的就是报校内辅导班。

“我主要是想找有经验的学长、学长来辅导,这样我就能有其他竞争对手没有的优势。而且校内辅导比校外辅导更有针对性,我可以根据学校的考察重点来判断学校历年真题、重点和题型,从而有的放矢地学习。 杨静说道。

据杨静介绍,辅导班还提供实践练习。 她参加的辅导班一共提供了20次,包括评论、新闻、策划、分析等,涵盖的话题很广泛,而且都是由系里的学长直接带队。 首先可以为专业学习提供指导,其次可以帮助考生缓解考研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

“总的来说,我认为校内辅导班还是很有用的,它们可以帮助我提高学习成绩,帮助我在竞争激烈的考研环境中脱颖而出。” 杨静说道。

采访后记者了解到,不少跨校考研的学生都报名参加了校内辅导班。

湖南工学院本科毕业,考研到长沙另一所大学的陈阳,为了顺利考研,花了6000多元报了校内辅导班。建筑学专业。

“建筑学课程是必须要报名的,因为建筑学有六个小时的快考,所以你必须在六个小时内设计出一座建筑,然后画在一两张A1纸上。一般来说,已经毕业的人很久以前,我已经无法在手绘方面有这么多的能力和经验,所以我必须去参加一个刚考完研究生、有手绘经验的学长开的校内辅导班。” 陈阳指出。

但也有学生认为,校内辅导班情况参差不齐,有的不负责任。 “我参加的校内辅导班,全班4700元,复试班2000元。他们本来有背诵批改服务,后来要付费才能参加,学长说“带班考了一两次就放弃了。就这样了。不过基本上我们班参加新闻传媒考试的人都报名了。” 2022年顺利转考研的张婷告诉

2024中国大学生考研拟录取名单公布火热校内辅导班

记者采访了密友新川考研,一家开办校内辅导班的考研机构。 据该组织相关人员介绍,他们主要是由考研顺利的师兄师姐创办的。 他们成立已有8年了。 目前,随着考研越来越火爆,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 而且随着班级规模的增加,课程也逐渐细分。 原本冷门学校并没有专门开设学术课程,但现在一些冷门学校也开设了学术课程。

“我们的收费标准不一样,有全程班、热点答题班、复试班等,全程班的费用大概在7000多元。” 上述相关人士表示,去年主班学生人数达到3000人左右。

考研校内辅导班火爆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

近日,高途发布考研白皮书指出,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研究生数量不断扩大,创新型考研标准不断提高。各行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通过考取研究生学历来提高就业优势,我国考研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 报考人数逐年增加,招生比例持续上升。

新东方在上述白皮书中指出,扣除推荐和免试生数据后,2022年考研实际招生比例约为5.6,2023年考研实际招生比例约为5.7 。

避免过度应试和考研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加考研,这也让他们越来越关注各个学校的录取情况。

记者注意到,近期考研考生名单出炉,“400分以上者面试复试不及格”、“初试前三名全部面试不及格”。 ”再次成为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这背后,一方面是考研越来越“有要求”,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分数越高相对“更安全”,不应该轻易通过。

高图在上述考研白皮书中指出,根据各大学的排名信息,大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普遍上涨,复试竞争也非常激烈,这对考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考研学生。 虽然研究生数量不断扩大,但每年的录取数量有限,大量的申请会让很多没有被录取的考生付出更多的沉没成本。

熊丙奇指出,考研复试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学术潜力和综合素质,避免考研只看成绩。 考生不能认为笔试成绩高就能被录取。 最终考研要看笔试和面试的综合成绩。

“考研应更加注重学生本科期间的综合表现,避免考研过度应试教育。” 熊丙奇认为,如果考研采取应试教育的态度,会产生两个后果:一是我国研究生的质量受到影响。 ; 其次,部分学生在本科期间可能会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考研科目的培训,而非考研科目的内容就会被边缘化,导致他们接受的本科教育不完整。

考研成本的不断增加,从考研产业链的火爆就可以看出。 除了考研辅导班受欢迎外,考研自习室、考研室、考研APP、考研网红、考研论坛等都颇受欢迎。

熊丙奇认为,目前很多考研培训存在过度应试化的倾向,这说明我国目前的考研需要进一步改革。 “如果在考研科目培训上投入过多的精力,这些学生即使考上了考研,质量也会令人担忧。如果考不上,他们的竞争力就不够。”找工作。”

不过,在近期发布的多份考研白皮书中,普遍预测2024年考研的热度很可能会继续提升。

例如,新东方在上述白皮书中指出,推测2024年考研报考人数将持续增长。 高图在上述白皮书中还指出,预计2024年考研形势将更加严峻。

随着目前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增加,增加研究生招生的呼声也不断传出,但熊丙奇认为对此应该更加谨慎。 扩大研究生招生必须建立在保证研究生质量的基础上。 如果只是为了满足学生考研的需求,可能会进一步刺激应试式考研,带来学历“高消费”的问题。

“疫情影响了经济,导致更多的人选择考研。此外,也出现了跟风现象,很多学生对考研缺乏清晰的认识。此外,考研热潮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变相贬低学历。” 杨静指出。

她认为,我们应该思考当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为什么本科教育越来越难以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从而进一步避免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

(应采访者要求,杨静、陈阳、张婷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1792.html

作者: chanong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