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临床(神经内科方向):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于1986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神经内科学科由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与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联合建立药品。 是省内最早的神经病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科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安徽省卫生厅临床神经病学重点学科、肝豆状核变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病建设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学科。
多年来,我科在肝豆状核变性、神经肌肉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帕金森病、癫痫、神经退行性疾病、睡眠障碍、肌病、神经遗传性疾病、头痛、眩晕等有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尤其在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疾病(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病等疾病的诊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保持了中西医结合的鲜明特色和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疗效在国内外名列前茅。 迄今为止,已收治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台湾等地区以及日本、美国、加拿大、西班牙、东南亚国家等的患者10000余例,已成为国家级医疗机构。我国肝豆状核变性诊治临床基地,相关研究成果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2008年,杨仁民教授、王迅教授受中华医学会委托编写了《中国肝豆状核变性诊治指南》治疗篇。 在患者和国内同行中享有良好的声誉,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
中西医结合临床(神经内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专科床位380张,拥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术关系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 现有医务人员128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 医学博士5人,博士后2人,医学硕士25人,博士研究生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1人,并与复旦大学遗传病研究所、长春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生。
学科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可以提供研究所需的充足实验设备。 本学科先后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和省卫生厅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0余项。 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其中《肝豆状核变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2000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编《肝豆状核变性》等学术专着》、《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现代中医神经病学》、《神经系统疾病中医临床精要》,在各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
学位点现有硕士生导师11名,博士生导师3名。 导师组成员由杨仁民、包媛媛、杨文明、韩永柱、蔡永亮、胡继元、王迅、姜廷展、张波、胡文斌等神经内科知名专家组成,其中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多人担任各级学术团体顾问、院长、副主任、常务主任。 是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研究方向明确、学术作风严谨、思维活跃、团结协作的学术团队。
主要研究方向: 1.锥体外系(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2.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3.神经免疫疾病临床研究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临床(肾病方向):
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专业(肾脏病学)于1998年开始招生,依托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科。 现有硕士生导师4人,研究生20余人,全部获得硕士学位,目前在读研究生12人。
专业所在科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肾脏病科。 委员会挂靠点、安徽省中医肾病学协作组组长单位。
科室拥有床位42张,设有血液净化中心。 运用中西医结合诊治肾内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疑难疾病。 常规开展中药结肠透析、腹膜透析(常规透析和机器透析)、血液净化治疗、经皮肾活检病理诊断等。科室现有医师12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5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任医师(副教授)、住院医师4名; 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导师1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人3人。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学分会常委1名、委员1名、青年委员1名,中国医师协会肾病科医师分会委员2名,主任委员、常务副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秘书各1人,安徽省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务委员1人,委员1人,血液净化学会常务委员1人,委员1人安徽省医学管理协会委员会. 本系人才结构合理,整体学术水平较高。 在国内中医、肾病学学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和一定声誉。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推出“肾康颗粒”、“抗肾止血颗粒”、“糖肾康颗粒”、“肾地颗粒”、“清肾颗粒”、“解毒泻浊颗粒”等7号医院特色制剂“浊颗粒Ⅱ号”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主编学术专着4部,参与编写图书9部,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厅级项目10项,获省级科技成果2项,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主要研究方向: 1.中西医结合防治肾脏疾病的机制研究; 2、中医肾脏病常见证候的物质基础研究; 3.常见肾脏疾病实验动物综合征模型的建立。
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科):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成立于1993年,现有病区两个,开放床位66张。 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安徽省中医内科学重点学科二级学科之一,安徽省中西医结合肿瘤分会挂靠单位之一,拥有中西医结合肿瘤方向临床硕士学位授权点。 作为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肿瘤治疗科室,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自成立以来,呈现出鲜明的技术特色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该部门自成立以来,发展蓬勃、蓬勃发展。 经过十余年的持续精心建设,该系现已发展成为安徽省颇具规模和特色的专业。 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呼吸道肿瘤、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神经内分泌系统肿瘤、骨关节系统、软组织肿瘤、妇科肿瘤、小儿肿瘤、鼻咽癌、恶性淋巴瘤等各种实体瘤的预防具有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 主要设备有FCC3000Co60治疗仪、模拟定位仪、微波治疗仪、心电监护仪、吸痰仪、心电图仪、血糖仪、自体腹水超滤回输仪等专业设备。
承担省、部、地级科研项目多项,临床药试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着9部。 系拥有一支技术学术水平先进、年龄结构合理、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技术人才队伍。 有多人担任国家级、省级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任委员; 肿瘤内科现有人员16人,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人; 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6人,硕士研究生5人。 担任国家级、省级学术团体主任、副主任3人。 在肿瘤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有较强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实力。 学科拥有硕士生导师2名,每年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4-5名。
主要研究方向: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中西医结合临床(影像学方向):
1、影像中心: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由1973年成立的放射科和1996年成立的CT&MRI中心合并而成,2008年成立介入中心,数字影像技术实验室于2009年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认可认证。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7人,其中诊断组19人,技术组5人,护理部3人。 其中博士1人,硕士2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 科室拥有PHILIPS FD20平板DSA、SIEMENS Symphony 1.5T超导MRI、TOSHIBA Asteion/Multi多排螺旋CT、KODAK DR7500 DR、TOSHIBA Winscope 6000数字胃肠机、KODAK CR900 CR、GE Orthopantomograph OP100牙科全景先进大型机缩放相机等医疗设备。 科室开发的医学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PACS)于1997年正式投入使用,2010年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全面联网。 所有图像检查数据均以数字方式存储并在网络上共享。
科室每年开展普通X线检查5万余例,CT检查1万余例,MRI检查7000余例,介入检查或治疗200余例。 除常规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和DSA检查或治疗外,科室还开展排粪造影、结肠传输试验、新斯的明试验、胃排空试验等; CT三维重建、CT血管造影、CT虚拟内窥镜; MRI脑灌注成像、能谱分析、血氧水平依赖性成像以及介入PTCA、PTCD等新技术、新项目。 系每年承担安徽中医学院影像诊断课程400余学时的教学任务。 每年接收基层高级医生、实习医生、临床轮转医生300余人次。
科研方面,承担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脑功能成像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医学影像计算机辅助诊断、中西医结合在影像诊断中的研究等。 先后开展了“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安徽省教委项目)、“医学影像归档与通讯系统”、“基于大型网络数据库的影像归档与通讯系统”、“基于三维空间的脑萎缩自动化”重建脑体积测量“定量诊断研究”(安徽省教委项目)、“基于多图谱的脑CT病灶自动检测算法”(安徽省教委重点项目)、“中医临床信息研究”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系统”(安徽省2007年重点科研计划项目)、“针灸与心理脱敏综合干预复发的临床研究”(安徽省2007年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 “百会穴透针加捻补泻的时空效应特征”“针刺规律的现代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脑肿瘤自动检测关键技术研究”脑出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针刺治疗脑出血偏瘫作用机制的脑功能影像研究”(安徽中医学院临床科研基金项目)、“排铜治疗局部疗效观察”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脑组织血流及磁共振波谱研究”(安徽省教委项目)、“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疾病的无创影像定量诊断研究”(安徽高等专科学校临床科研基金项目)中药)等科研项目,每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2、超声科:超声科成立于1983年,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0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5人。 兼任全国超声医学会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超声学会副主任、常委,国家级专业期刊编委。 参加或承担《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规律与中医治疗》《西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初诊二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评估》等科研项目3项主持《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诊断病例化临床教学研究》等,并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撰写文章数十篇,参与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写。 具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
1987年,科室购买了省内第一台从美国进口的心脏超声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并率先开展了心血管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是当时省医学会心血管病超声诊断咨询中心所在地。 。 2002年,在省内率先建立并使用超声工作站,永久存储患者的图像和文本数据,实现超声图像和文本数据的数字化管理,方便患者治疗前后的对比和回顾。 随着医院的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医院购买了最先进的超声诊断设备,如西门子S2000、美国GE Vivid-7、飞利浦4000等全身彩色超声诊断设备。 临床工作除常规对心脏、血管、妇产科、浅表脏器、腹部脏器等进行超声检查外,还常规进行介入超声诊断和治疗,如超声引导下对肝、肾等脏器及各种脏器进行活检。身体的各个部分。 肿瘤活检,目前计划对肿瘤进行超声引导介入治疗。
主要研究方向: 1.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2、中西医结合影像医学临床诊断研究; 3、超声诊断中西医结合研究; 4.计算机辅助诊断(CAD)。
中西医结合临床(急诊医学方向):
安徽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1996年6月,是我院重症监护和救治、培养高素质急诊急救人员的专业科室。 为重症患者提供系统、高质量的医疗救治。 且独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设备先进,人员配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 2006年1月,重症医学科被评为硕士学位授权点。 现有病房面积2000多平方米,设有床位21张。 过去三年,已有1500多名患者接受治疗。 治疗的疾病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科。 救援成功率高达85%。
本学科积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和学术带头人培养。 现有专职医生15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1人,主任医师、副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讲师4人,住院医师7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3人。在职研究生。 该科室是我院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基地。 是对重症患者进行集中监护和救治的专业科室。 它是一个高科技救援平台。 其急救水平在全省名列前茅。 配备先进设备和各类高端仪器,包括美国飞利浦多功能床边监护仪15台和中心站2台、德国进口DRAGER多功能呼吸机7台、美国纽邦e360呼吸机2台、美国波导呼吸机1台、家用呼吸机5台。 进口无创呼吸机1台、美国AQUARIUS 1台、百特BM25血液净化设备1台、美国飞利浦双相波除颤仪1台、美国ITC IRMA TRUpointTM干化学血气分析仪1台,还配备输液泵、微泵、亚洲低温等。工作人员经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经验丰富,技术全面,诊疗规范。 气管插管、紧急气管插管等抢救和支持技术用于救治复杂多样的疾病(包括大手术后危重患者、急诊科多发伤患者、复杂损伤患者、心功能不全或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各类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尤其在呼吸机支持治疗、全营养(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血液净化治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色,真正发挥了生命绿色通道的作用。
除了现代医疗救治水平外,科室还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在重症患者救治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应用西医APACHE II评分系统,尝试建立中西医结合的危重症评估体系; (2)益气活血主要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 严重的疾病; (3)主要采用益气活血化痰法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4)祛瘀法主要用于防治大手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5)中度 结合药物治疗和辨证饮食治疗,对术后或危重症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预防和治疗胃肠功能衰竭。 ICU多次荣获“医院先进科室”、“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 我科主任多次荣获“优秀科室主任”、“突出贡献奖”; 全科执业发表论文50余篇; 同时被评为安徽省首批ICU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安徽中医学院危重症中西医结合实践[培训]示范基地中医。
主要研究方向: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冠心病; 2、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