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2018考研:工业设计师经验分享考研经验经验!

2018考研:工业设计师经验分享考研经验经验!

我之前主修环境艺术。 大学期间我对自己的专业失去了兴趣,但渐渐地我对工业设计有了一些了解,并发现它很有趣。 大三下学期,我萌生了考研的念头。 因为我有一位熟悉同济工业的老师,在咨询了他之后,我决定考同济。 从前期准备到看到录取名单,期间我也经历过迷茫和无助。 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一些考研经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前期准备

因为我是跨学科的,也就是说我想用一年的时间来弥补你大学三年所学的东西,当时我并没有信心。 我相信每个跨职业的人一开始难免会有这样的感觉,但是经历之后,我觉得还好。 最重要的是迈出第一步。

在考试方面,同济工业主要有两大科室,一是手绘图,二是设计史。 由于考研是在大四上学期,所以我个人觉得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这两部分会准备得更加充分,尤其是Interprofessional。

因为我的基础还不错,所以在学习手绘的过程中,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而且在培训班老师的指导下,手绘路上走得也比较快。 前期还是要以基础为主,练好线条和透视,后期再开始学习上色和规划的练习。 就像绘画一样,你可以找到更多好的手绘作品进行比较和临摹,每天积累,学习别人的好经验。

当你不断地练习和思考时,你就会慢慢地产生自己的想法和一些绘画技巧。 熟能生巧。 这是事实。 前提是你要有足够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提升。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你不需要对设计历史的这一部分过于焦虑。 尽早准备,把它当作一本课外读物。 确保你熟悉这本书,然后再背下来。 因为人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容易被遗忘。 如果你记住了过去的一些事情,你也可能会在以后忘记它。 设计史同济何仁科的《工业设计史》,考前看了五遍,记了三遍。 到了考试的时候,我已经对整本书的脉络和重要知识点非常熟悉了。

但因为是跨专业领域,所以之前没有相关的知识积累。 除了阅读设计史方面的书籍外,还应该多关注行业内的新闻,积累更多相关的专业知识。 如果有时间,可以多听听学术讲座,参观一些展览,多关注设计网站和杂志。 因为同济考试参考书以外的知识占比很大,几乎达到60%以上,而且面试时导师也可能会问到这些,所以要特别注意。

2/关于政治

通常暑假开始复习政治已经来不及了,但同济毕竟是985重点名校,有自己的路线,所以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都必须认真对待。 基本上,越好的学校,对文化和专业成绩的要求就越高。 另外,后来大概10月份以后,基本上所有科目都在完成了。 如果你只是想在一两个月内记住政治,那就可以了,除非你英语和专业准备充分,而且你的记忆力超强,否则真的很难背。

相对而言,政治方面,拿到60分并不难,但是拿到70分以上就有点困难了。 80分的在国内比较少,90分的就更少见了。 我复习的方式是通过研究真题来理解和记忆经常考的知识点,然后背他总结的关键知识点,最后背最后的试卷。 试卷还是很好的,每年最后都会出很多题。

总之,政治没有必要过早推进。 如果你过去记住了它,那么你以后就会忘记它。 如果太晚了,那就不行了。 至于什么时候开始最好,要看个人情况。

3/关于英语

同济对英语的要求也非常高。 分数线基本都在50分以上,如果基础不好的话,拿到这个分数并不容易。

作为一门语言,词汇的基础一定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不认识一句话中的两三个单词,读完句子基本上就只能靠无知了。

死记硬背单词肯定不行。 如果不把它们纳入阅读理解,你很容易忘记,即使背了也理解不了。 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些词我好像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就感觉不像在说人话了。 这涉及到一些语法问题,有些没有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我还是倾向于边做真题边背,因为我不仅锻炼了做题能力,还积累了词汇量。 但一定是真题,这十年来几乎都是这样。 真题的逻辑和方面都经过专家研究,比较严谨。

英语中另一个需要注意的事情是作文。 大、小作文各占30分。 这不仅重要,而且更容易得分。 许多人喜欢记住模板。 对于基础不好的人来说比较实用。 如果基础好,就不需要背模板。 主要是积累一些重要的句型和词汇。

一般来说,英语比政治难很多,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2018考研:工业设计师经验分享考研经验经验!

4/关于历史理论

同济大学的历史理论是对知识的综合评价。 如果你熟悉工业史,仅仅获得高分是不够的。 只有考试了,你才有话可说。

至于设计界的前沿信息,你可能觉得有点宽泛。 其实最重要的是把握时下一些常见的热点,比如设计思维、系统设计、服务设计、交互设计、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高科技设计等等。 如果不懂,可以根据这些关键词在网上搜索,也可以在知网或图书馆查找相应的论文或期刊书籍,积累一定的理论素养。

对行业内一些比较重要的设计师也有一定的了解。 国内如刘冠中、童慧明等也可以结识同济的导师; 国外的如原研哉、乔纳森·艾维、艾斯·林格、马克·纽森、深泽直人等。你可以从他们的代表作品入手,研究他们的设计理念,比较思考他们作品的风格差异和相关联系,以及什么。他们拥有的创新。 还可以了解他们为哪些知名公司设计过优秀的作品。

一些知名的品牌组织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小米等一些国货受到小资消费者的喜爱,以及这种现象背后的一些原因; 国外的如苹果、宜家家具等,为何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呢? 。 通过分析他们的代表性产品,了解他们的设计理念,比如Tim Brown的设计思维、Bill Moggridge的交互设计等,这些平台经常被共享。

参考书目中的“Emerging Practice”在考试中几乎不考,即使考了,也值几分。 我个人认为看书就够了,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去背里面的知识点。

因为是理论考试,所以在答题的时候,我们更注重技术术语和论证逻辑,所以不要写太肤浅的口头表达,尽量结合​​一些专业词汇来有条理地解释。 另外,不要吝惜你的笔墨,只要能结合起来,就能写出来。 对于小测验和论述题,有时写的字数多、得分多是很正常的。

5/关于快速提问

掌握快题的关键不仅是前期的基础训练,比如线条、透视、色彩等,为最终的表演效果而积累,更需要设计思维训练,需要逻辑推导和创造力来提高快题的表现力,并不是说画个效果图就能学好设计。 另外,它需要更多地与生活结合。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某种功能需求。 比如烧水壶是用来烧水的,电脑是用来上网的,手机是用来打电话发微信的。 设计本身需要解决。

统计快速试题方面,对纸张的要求是至少绘制两页B5纸。 如果你画一个产品,第一页可以用来进行设计分析、背景研究、故事板、人物角色、旅程地图和机会点,从而得出计划的草图。 第二张纸可以用来画效果图、详细图、使用图、情况图、设计说明,因为为了让布局更加饱满,建议两张纸比较合适。 如果有时间,手绘功力强,三张纸也行。 最后一张纸可以重点关注效果图的细节,突出手绘功底。 对于我这样跨学科的人来说,老老实实地画两张纸就已经很好了。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同济更加注重产品的交互模式。 如果在交互界面或者人机交互的方式上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解释,相对容易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7年的考试题目更加注重具体的事物,比如鞋子、自行车等,模板设置比较困难。 比如你准备了一个手表的模板,遇到这个话题你可能会傻眼。 所以,除了计划的实践之外,最重要的是积累基础。 只要基础扎实,无论考试时题目如何变化,都能从容应对,适应一切变化。

特别要注意时间的把握。 前期训练快题时,更要注重时间的训练。 对于试卷的排版来说,最重要的是图片的完整。 不要给人一种画还没画完的感觉。 这将直接影响印象分。 前面可以多花点时间构思,把所有的线稿都画出来,最后上色,完善细节,不要想一点,画一点,有全局观。 另外,统计学虽然注重设计思维和逻辑,但毕竟是手绘考试,视觉表现也很重要。 着色可以很快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且更容易在一堆试卷中脱颖而出。 这也可以给你加分。 。

6/关于复试

复试的早上,会有三个小时的四页纸快速提问。 主题还有四个选项:产品、交互、平面、环境。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事情来选择。 中午英语翻译1个小时,一般结合一篇设计相关的文章,不会很难,比考研英语容易多了。 下午面试,15分钟,因为形象很重要,见到导师,穿着得体,精神饱满,很容易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进入考场时,首先相互打招呼,然后向导师展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作品集、简历、荣誉证书,然后面向导师坐下,做简单的自我介绍。 如果你从未见过导师,导师也不太了解你,那是第一次见到你。 这么短的时间,需要对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自我介绍非常重要。 面试前一定要做好准备。 ,后面导师基本上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来提问。

对于跨专业的学生,​​导师会更关注你的专业,比如工业设计,可能会围绕这个领域询问你对工业设计的理解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另外,导师可能也会更加关注作品集的制作过程,因为毕竟是跨学科的,导师通常更关心作品集是如何产生的。 稍后我会用英语问几个问题让你回答。 你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一般来说,都是简单的问题,并不困难。 整个答题过程中,无论你是否会做,都不要卡壳,一直说下去,即使说得不好,也继续说下去,表现得更加自信。

总之,面试最简单的原则之一就是一句老话:知己知彼,不知其所以然。 不要假装明白,坦诚、谦虚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这样导师就不会故意为难你。

最后想说的是,回顾我的考研一路走来,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有同学,有培训班的老师,还有本科学校的老师。 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会走得这么顺利,非常感谢他们! 另外,自己的努力永远是第一位的。 如果靠别人靠训练,想要通过考试,那基本上是没有用的。 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奉献精神。 你付出多少,最终就会得到多少回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1256.html

作者: chanong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