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比他还嚣张,“不知道什么时候看”。
前段时间,徐腾受邀演讲,他谈到了“奶奶庙”、大龟亭等野生建筑。 出国留学多年,他还保留着荆楚普通话,就是遇到“刘奶奶喝牛奶”就战死沙场的那种。 在“一夕”演讲之前,他刚刚参加了一场TED演讲。 “据说我是历史上第一个拥有两名同声传译员的人,一名普通话一名英语。”
演讲最后,他表示希望人们看到“荒唐世界中的荒唐乐趣、谬误智慧、庸俗友谊”。
这大概就是他对“奶奶庙”的态度。 后来,当人们从他的演讲中读出“高端黑”的含义时,他反复解释说,他也是出生在农村,深受当地文化的影响,后来又去了清华大学这样的精尖学校。 这些野建筑确实不好看,但是民间创意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吗? 他打了个比方,喝星巴克是不是比蹲在路边吃甘蔗高级得多?
今年清明节期间,“导演”组织了20多名陌生人和清华学生,参观了河北易县的“奶奶庙”。
到了山脚下,我们看到寺庙旁边有两个棚子,周围都是公共厕所。 前来参拜的人们都抬着一捆捆的香上山。 有些人觉得不可思议。 “导演”启发道,“你要用心去感受。”
前几天的一次直播中,“导演”开玩笑说自己去过“奶奶庙”五次,“奶奶庙”确实不错。 有一次,他去正殿拜神像,祈福“奶奶庙”成火。 你看,这不是很流行吗?
徐腾站在龟亭上。
“我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
往前走二十年,徐腾还没学会如何认真说话、胡言乱语,但他已经先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渴望。
1987年,他出生在湖北省荆州农村,古称江陵。 《三国演义》中刘备向荆州借钱的故事就发生在家乡,历史旅行的感觉让他着迷。
小学三年级时,镇派出所所长带着五个五年级的孩子强迫他们站着。 他们偷了家里的钱,坐火车到广州,被当地警方遣返。 那天下午,五个人面西而立,阳光洒落,留下五个金边人影,如同五尊神像。
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他第一次知道遥远的地方意味着什么——“20世纪90年代,潮水冲向大海时,连小孩子都想去海边看看,我特别向往这样的生活,他们给我展示了另一种方式”的生活。”
他变成了一个不同的孩子。 我每天在学校踢足球、参加活动、写小说。 我觉得这就是素质教育。 “其他人都误入歧途了。”
当他在大四发现成绩上不去的时候,他就直接开始写小说了。 他到书店抄了几家出版社的电话和地址,希望能出版一本书,赚取稿费,作为明年复读的学费。
我高考成绩不好,没有取得好成绩。 高三那年,我认识了一位新同学。 和徐腾一样,他“愿意发现自己”。 这位同桌小时候为了考验他的意志力,在隆冬时节,他会一手拿着手表,一手拿着冰块来计时。 后来我同桌去深圳打工,就进了高武。
第三次高考,我终于考入了重庆大学建筑系。 他喜欢创意活动,而“盖房子”就是这一切的大师。 “这与我体内的能量相符。”
比他低两级的学弟陈曦记得,徐腾并不是老师喜欢的那种学生。 他本人也在微博中写道,大学五年里,他“挂了6门课,获得了0份荣誉证书”。 但他做了三件事让别人记住他。
大三的时候,他做了一个作业,用重庆话来说叫“乱砍柴”。 这是《住宅区设计》的课程作业。 别人的作业都是A1图纸,传统的设计,工整整齐。 打开他的作业,左边是恐龙,右边是“金刚”,中间是幼儿园。 班主任说,这太棒了。 在综合成绩评审中,副院长说这是无稽之谈。 这次作业,他获得了学生生涯中的第一个 90 分。 从那一刻起,他“发现了自己”。
徐腾的《住宅区设计》课程作业。
第二件事是拍电影。 毕业那年,他向家人吹嘘自己要考清华研究生,给他们看。 我搞砸了,考试没及格,被“打脸”。 心情郁闷的他给同学们打电话,拍了一部记录建筑系学生生活的电影,“以毕业喝酒、毕业旅行以外的方式告别大学”。
该片在大展映后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后来全国各大建筑学院都放了他。 他从重大火灾到整个建筑界。 有一年,他去北大集训,遇到了一位学生,他说自己因为电影而决定学习建筑。 他有些感慨,人与人之间竟然有如此微妙的联系。 这个世界真是太可爱了。
第三件事是第三次参加清华大学考试。 第二次考研,又失败了。 原因是答案没有写在答题卡上。 他形容这种感觉是“追一个女孩很久,被拒绝,最后对你微笑”。 直到大三,他才进入清华大学。
这段时间,他并没有闲着。 他和几个朋友测量了重庆的民国建筑,保留了第一手数据。 这些建筑物现已大部分被拆除。
在别人眼里,他浪费了这些年,他称之为“间隔年”。
“三种错误观点”
清华和徐腾,一个是正统,一个不按套路。 当徐腾走进清华大学的时候,就像两种化学元素发生了反应。
当我刚进学校的时候,清华大学各处人都说:“立大志向,融入主流,走向大舞台,成就大事”。 他觉得太正了,还得加上“装大”才时尚。 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所说的“假装X”是一个褒义词,代表着一种生活情操——有趣,而且水平很高。
他和两个室友一起装修了宿舍,买了沙发,架了投影仪,时不时放上电影灯。 他们的主张是,宿舍是暂时的,生活是自己的,设计可以改变生活。
每次回宿舍,室友都是先听到他的声音,然后又看到他。 徐腾脖子上系着一个铃铛,铃铛是扁圆形的,是铜制的。 他说,戴铃铛的动物有三种:狗、牦牛和叮当猫。 其背后的意义就是督促自己像狗一样忠于自己的理想,像牦牛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像机器猫一样用智慧解决问题。
几个玩得好的朋友都声称自己和他有同样的“三错观”,这样就可以得到“船票”——他们把徐腾的宿舍称为“船”,兄弟俩坐在一起聊天、喝酒、喝酒。谈论生活。 ,这就是所谓的“航行”。 你们多久聚一次? 取决于心情。
徐腾邀请朋友们到宿舍“开船”。
对于任何有情感问题的人来说,“队长”徐腾都是他的人生导师,侃侃而谈。 其实大家都知道,他本人在交大只谈过三段不到百天的恋爱,在清华大学暗恋过一个女生三年,但也没有成功。
但我的朋友们非常有用。 “船员”郑元伟记得,当有人遇到麻烦时,徐腾总能看到更高层次的问题。 “图案很大。”
有一段时间,徐腾去了一趟福建,回来后就爱上了珍珠奶茶。 他买了一套茶具,做了一张草席,邀请朋友们到宿舍来坐在地板上喝功夫茶。 有人问他,你懂功夫茶吗? 他回答说,不,但我可以行动。
这一年,徐腾刚成为了院里足球队的队长。 在决定队服时,他并不想要现成的德国队或巴塞罗那队,而是坚持自己设计。 其中一名队员来自朝鲜,他灵机一动,在球衣的一侧写上“共产主义”,另一侧写上“建筑”。 我的朝鲜朋友都说可以,其他同学也吵着要买。
我的朋友傅然认为,徐腾可能就是那种装腔作势深入骨髓的人之一。 “比如,他用的烟灰缸,居然是一个三脚架!”
徐腾有两个“关二爷”,一武一文,一大一小。 吴关公手持一把大剑,剑高如杂志竖立。 文官公手里拿着一个方盒子。 吴关公身高的一半是青铜打造的。
“博士生复试那天,我背着文‘关二爷’,复试通过了;足球赛半决赛,我又背着它,追从0:2一路打到2:2,到了决赛,却没有成功。”
硕士毕业那年,徐腾选择了“修复研究”作为他的毕业设计课题。 他计划使用CAD绘图软件来描画图片。 本以为战斗最多一个星期就能结束,谁知道,一等就是三个月。 后来他了解到,这是历史上最复杂的建筑图纸之一。
不过这篇论文后来获得了学校的荣誉。 全校88篇优秀学术硕士学位论文中,建筑学院仅有两篇。
“他读完了图书馆里所有的建筑书籍,熟悉官方历史,所以他会关注当代建筑的复杂现象。” 郑元伟说,也许有一天徐腾可以为他的狂野建筑形成一个体系。
进行研究和小组讨论是一个认真的博士生应该做的事情,没有任何含糊之处。 有时候,徐腾可以从早上九点坐到下午六点,不吃不喝,专心学习。 傅然有时见他身上还湿漉漉的,好奇地凑近他:“你入定了吗?”
教了徐腾四年,他的导师王桂香非常喜欢这个学生。 “他非常全面”并且“学术也很好”。
2015年8月7日,台北一家修鞋店。
“找到路的感觉很好”
两年前,徐腾有了一个想法。 他想找到50位文学青年,记录他们的故事。 他对“文学青年”的定义是,在喧嚣的当下,坚持对生活的一些深切感受的人。
我的家乡有一个哥哥,比徐腾大两岁。 他相貌平平,音符也不完美。 他特别喜欢弹吉他。 他经常去街上卖歌,两次开声就回来了。 他非常喜欢这样。 当别人追求房子、车子的时候,他却有自己的精神追求。
徐腾很欣赏这种生活态度。 “如此真诚,如此珍贵。”
在别人眼里,徐腾就是这样的“文艺青年”。 他经常去“与世界发生关系”。 他觉得这个世界无时无刻都在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果一个人有缘,就会遇到这些信息。 他喜欢因陌生而带来的神秘感。
大三时,他开始去不同的城市旅行,记录的不仅仅是建筑,还有感动他的生活细节,比如路边的煎饼摊、修鞋店,都记录在笔记本上。 现在我已经画了第六本书了。 一张中国地图现在已经快标完了。
这座城市标志着徐腾这些年走过的地方。
回到北京后,他组织学生半夜沿着北京中轴线、八大胡同、北京鬼市散步。 在大门口,他向大家展示了北京都市纪录片《北京记忆》。 当天选定的剧集名为《人生何其广阔》。
这几年,和他一起装修宿舍的室友,一个去中科院工作,另一个刚刚当爸爸。 和他一起拍电影的陈曦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工作,刚刚结婚。
陈曦感叹,一起拍戏的两个多月里,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过得很挣扎。 他现在每天加班到半夜,终于向生活妥协了,徐腾还在继续。
生活中的冗余也吸引着徐腾。 他所说的“冗余”是生活中不在有目的的计划之外的部分。 “我特别希望自己能迷路,找到路的感觉很好。”
如果他喜欢的女孩向他打招呼,他就能开心一下午。 还在小本子上记下:“2013年10月14日,阳光明媚,在清华大学建筑博物馆门口,我居然笑了一下午,哈哈。”
花了7分半钟,一笔一画地抄写了中国古代园艺专着《原野》,每栏25字。 一个小时只能写8专栏。 扉页上写着“古楚徐氏手稿”。 生命有着古老的意义。
徐腾临摹《原野》这幅画。
如果你有什么烦恼,就在笔记本上画几张图,上传到网上,就会看到满屏的点赞和好评。 又是一脸的满足。
郑元伟将这些概括为“他对规则和日常生活的反叛”。 他觉得徐腾是他见过的最自由的人。
攻读博士学位后。 去年,徐腾换了宿舍。 博士生宿舍比研究生宿舍还要局促。 床边有一个一米多高的书架,里面摆满了《中国美术史》等巨著。 朋友们常常担心有一天他睡熟时会被一本掉下来的书惊醒。
三十年后,别人总是嘲笑他找对象。 他对于时间并没有太大的紧迫感。 他唯一担心的是有一天他将无法记住他的精彩经历。 几年前,他就已经开始了“救援工作”。 他在《史记·徐腾列传》开篇写道:“老徐是个顽童,楚人,名腾,绰号顽童。”
“‘老顽童’,不管他多大了,他还是要玩,这是肯定的事情。” 傅然认识徐腾两年多了,觉得他拍电影、写文章、成为网红,没有人感到惊讶。 如果有一天他说他想从事某种职业,那就太糟糕了。
对于未来,徐腾还没有计划。 目前唯一确定的是,下学期,他的博士论文就要写了,而他还没有决定写什么; 《一个席位》中提到的“未注册的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看看明年能否将“未注册建筑师”去掉。
有多可爱未知——“踩一块西瓜皮,走到哪里就滑到哪里”。